当前位置:

首 页 > 专题栏目 > 党建专题 > 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及精神文明建设 > 精神文明建设 >

与《焦裕禄》相处的日子


信息来源:河南省遥感测绘院    发布日期:2016-12-12    浏览次数:   字号:[ ]

记得在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从部队大院的喇叭里传来一个响亮的名字------焦裕禄。当时我就和大人们一起听了《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的长篇广播,从播音员庄重的声音里我听到了无限的疼痛,从一列列军人深邃的目光中我看到了欲要滴落的泪珠。那时,我就知道焦裕禄是个好人,是专为老百姓做事的好人。当我听到焦裕禄42岁就离开了人世的时候,对一个11岁的少年来说,42岁,真的是那么地苍老、那么地遥远……

多年以后,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当我带领党员去焦桐拜谒的时候,当我走过了人生50年的时候,才真的感受到了42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的黄金般宝贵!这个阶段的男子承载着对整个家庭的责任,承担着对自己事业成功的追求,而我们的焦书记就是在这个黄金年龄永远离开了我们!从那以后,每当看到描写焦裕禄的文学作品时,都情不自禁为他潸然落泪,为42岁的焦裕禄深感悲痛,同时也为我们的党能有这样的好干部深感自豪!就这样怀着对焦裕禄无比崇敬的心情,在我不知不觉到了花甲之年的时候,有幸和《焦裕禄》相处了七个多月。

今年四月初的一天晚上,接到我院退休职工靳红老师的一个电话,请求院里找几个会表演的退休男职工参加一个由兰考民间艺术团创作的话剧《焦裕禄》的排演。我接到电话后的第一个反映就是激动,焦裕禄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太高大了,他短暂的42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排演《焦裕禄》没有理由拒绝。连夜我就打电话问了一圈退休老哥们,经过努力总算落实到人,经过导演筛选对角色进行了分配。就这样,我就和《焦裕禄》开始了近距离的相处。

《焦裕禄》首先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六楼进行了一周的排练,我们这些干了一辈子测绘的职工们,首次登台都感到新奇和激动。在局党委的亲切关怀下,大家凭着对焦书记的敬仰之情,都卯足了劲紧跟导演要求,深刻领会角色心理活动,在紧张、激动、忐忑的心情下,迎来了今年4月27日在局六楼会议室的正式彩排。那一天,省国土资源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石湘田、局有关领导和全局200多职工共同观看了演出。随着剧情的不断展开,观众时而落泪,时而欢笑。通过这次试演,增强了我们测绘人演出的信心,为5月13日兰考的演出打下了基础。彩排后的第三天,兰考艺术团的孙团长找到我,希望我能为剧本进行修改韵色,我二话没说,就开始查阅有关资料,对原剧本的个别人物关系进行了改动,对一些台词做了加工补充。并在5月13日焦裕禄逝世52周年之际,在兰考礼堂进行了演出。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晨一行,代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到场观看。那一天兰考礼堂座无虚席,老百姓静静的观看我们的表演,不时传来对剧中人物的小声评论。我就坐在他们中间,平心静气听着他们对这个《焦裕禄》的品头论足。一会儿前面的大娘说,灾民的补丁太新鲜了,一看就不真;一会后面传来:焦裕禄从头到尾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他都不回家?;还有一对上岁数的老年夫妇说:舞台上起码要有两次焦书记忍着病痛下乡的细节表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把观众的反映汇集给了导演,并提出应该有一场焦裕禄和母亲的戏,导演很赞同,并让我把这场戏写出来。恰逢焦守云《我的父亲焦裕禄》出版,我买了一本仔细阅读,从中找到了几个感染点,经过几次夜深人静的伏案创作,我把“母子情深”这场戏写了出来,通过排练根据大家的意见又进行了修改,为整个剧增添了层次感,受到导演肯定。11月7号在省电视台八号演播厅首演时,获得观众和有关领导的鼓励和阵阵掌声。

跟随《焦裕禄》一路走来,我的心灵经受了洗礼,我的情感收获了果实。尤其从参演的职工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克服困难、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我依稀记得在八号演播厅首演那天,孙荷芬血压200多,她把药一吃,仍然坚守在舞台上,成功地完成了焦母这一角色的演出;孙家章在此剧中饰演两个角色,正当他要上场时,突然接到家人的电话,老母亲突发重病永远离开了人间,他忍住悲伤,按照剧中人物要求,张弛有度的塑造了公社干部、省委干部两个角色,得到导演的赞扬;靳红的腿有伤每次排练都戴上绷带,为了塑造好徐俊雅,她查资料看视频,使自己深入到了人物内心,每次排练她都因投入过度而悲痛流泪……

这,就是我们的测绘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弘扬焦裕禄精神。当下有的党员干部由于物欲的诱惑而走向不归路,忽略了人生中本来就该遵守真善美和人生的真谛,忽略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不计名利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近距离接触《焦裕禄》,我深深地感受到,时代可以改变,生活可以改变,但是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不能变,愿焦裕禄精神伴随我们永远在路上!(张林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