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日期:2017-05-31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建成启用,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竣工。该系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可向公众提供免费开放的实时亚米级(一米以内)导航定位服务,实现了我国卫星导航应用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4月27日新修订的《测绘法》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提供导航定位基准信息公共服务”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说,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的启用,是贯彻落实《测绘法》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李维森介绍,该系统包括410座国家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统筹了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2300余座基准站,利用高速数据传输网络连接国家和30个省级数据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一张网”。它兼容北斗、GPS、格洛纳斯、伽利略等卫星导航系统信号,规模大、覆盖广、定位快、精度高,实现了我国陆地国土以及近海领域全覆盖,导航定位能力由10米级精度向亚米级甚至厘米毫米级精度迈进,能有效满足各领域对精准、快速的导航定位的需求。该系统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多层次服务,可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亚米级服务,为专业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服务。
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历经4年多组织实施,于近日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完成了360座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设,构建了4500点组成的卫星大地控制网,共同组成新一代国家大地基准框架,实现了测绘基准数据传输、存储、处理、服务的一体化和实时化。工程为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的建成启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改变了传统繁重的测绘作业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测绘生产效率。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介绍悉,全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应用价值,已广泛应用于测绘、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城市规划、交通、水利、农业、环保、防灾减灾等众多行业和民生领域,在多规合一、不动产登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以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为例,过去测量一个点的坐标需要1小时才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现在仅需1分钟。在不动产登记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中,系统提供的实时厘米级服务,大幅提高房产、地籍、土地权属界线等的测量精度,拿出了让百姓信服的成果。在面向公众服务方面,用户拿着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机便可实时获取自己的准确位置,精度可达1米甚至更高。
未来,基于系统的高精度后台服务,通过深度开发和增值服务,将衍生更多贴近百姓生活的导航定位产品和服务。如交通领域可实现车道级导航,促进交通管理智能化、精细化,大幅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推动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定位模块并加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可精确测定个人位置,对于医疗救助、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郄建荣)
• 法制日报:错印问题地图涉嫌违法 ...
18-02-01 |
• 法制日报:测绘法治建设时间表路线图确定 《测绘法》...
16-01-07 |
• 法制日报:国务院公布《地图管理条例》明年起实施 互...
15-12-16 |
• 法制日报:首个地理信息产业规划印发...
14-07-25 |
• 法制日报:我国加强涉密地理信息监管非法获取处理地理...
14-02-08 |
• 法制日报:国土部副部长徐德明公布微博征集民意 面向...
13-09-09 |
• 法制日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向亚太正式提供服务...
13-03-28 |
• 法制日报:13部门将全面清查问题地图...
13-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