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测绘工程院

来源:河南省测绘工程院  时间:2017-09-21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测绘队伍,其前身是1954年组建的国家测绘总局第一地形测量队,1957年在四川省万县市驻地,受到了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1959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并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群英会,受到了毛主席接见,接受了周恩来总理颁发的锦旗。2001年更名为河南省测绘工程院,2007年由驻马店市迁到郑州市,1998年,被国家测绘局授予“全国测绘质量表彰单位”,2006年、2010年先后被国家人事部(人社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授予全国测绘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十八大以来的5年,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更是以基础测绘为根本,积极开拓数字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上海轨道交通精密工程等测绘市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续写着老牌测绘单位的新篇章。

01刘济宝局长、宋新龙副局长等领导同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援疆队员合影xx.jpg

瓜香沁人心脾的哈密、大厦鳞次栉比的上海……祖国的经纬线上,留下了河南省测绘工程院的足迹。目前,该院有专业技术人员82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14人,注册测绘师9人,国家及省测绘科学技术带头人4人,形成了集科技研发和技术应用为一体的强大人才库。以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PCI GXL卫星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全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系统、车载移动激光测量系统、无人机航摄系统、测量机器人、管线探测雷达为核心,形成了全面的地上地下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和精密工程测量、遥感影像处理及地理信息系统研建生产规模体系。

02河南省测绘工程院院长肖锋.jpg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院长肖锋

03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党委书记冯中卫.JPG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党委书记冯中卫

测绘精神在时代中熠熠生辉

在6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历届班子领导始终把“测绘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特有的“东帝汶”“北京延庆”“新疆哈密”精神,一直鞭策和激励着干部职工奋勇拼搏、勇往直前。

跨出国门闯世界,铸就“东帝汶”精神。2004年9月,河南省测绘工程院的14名技术骨干踏上了刚独立不久的南亚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的土地,在137个日夜里完成了该国60平方公里1︰2500比例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和一级控制点布设任务。他们经历了跨过测绘的水土不服和病痛的折磨,经历了南亚高强度紫外线下的蒸烤、暴雨的洗礼、牛群的袭击还有惊心动魄的印度洋海啸中的死里逃生。在这样一个新兴的国度里,他们以高超的测绘技术、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了东帝汶国总统、议长和公安部长的亲切接见。回国后,时任测量小分队队长(现任河南省测绘工程院院长肖锋)被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地籍调查在京都,铸就“延庆”精神。2005年,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承担了北京市延庆县(现在延庆区)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工作。该项目地处山区,工作量大(总面积约1992平方公里),调查采用1︰500、1︰2000、1︰10000多种比例尺,技术难度和质量要求高,工期紧,任务重,加上冬季作业,更加大了工作难度。该院积极应对、攻坚克难,把研发人员派往现场,对需要解决的系统化、程序化技术问题,现场编程;添加GPS、服务器、扫描仪等当时比较先进的高新设备,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上大家舍小家,顾大局,日夜奋战。为了赶制临时抽检,通宵达旦,做完工作,带上成果,直接去检查现场。最终,延庆项目全体职工以娴熟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崇高的品质,出色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甲方及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好评,验收综合评价名列前茅,尤其是该院编写的《延庆县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技术报告》被评为优秀文字成果,并在后期的成果整理中作为模板引用。

05测绘援疆队员奋战在哈密.JPG

测绘援疆队员奋战在哈密

测绘援哈赴边疆,铸就“哈密”精神。2015年,为做好河南省第一次赴疆测绘援疆工作,省测绘工程院积极主动对接,重点了解并掌握了项目的需求情况、任务目标、技术方案、经费落实、保障措施、影像资料、质检互认等方面的情况,并将测绘援疆任务纳入院里的重点任务。以该院职工苏春耀为队长的队员们带着中原人民的嘱托和建设新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望,千里迢迢奔赴新疆哈密开展测绘援疆工作,圆满完成了哈密地区四个乡镇和一个重工业园区67平方公里的1∶1000比例尺地形图援疆测绘任务。2017年6月底,测绘援疆,河南再行动。省测绘工程院再次担当重任,成立了河南省测绘援疆突击队总队,并管理来自13个资质单位40余名队员的3个中队,成立了以该院马欣明为支部书记的测绘援疆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队员中的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项目开展有条不紊,按照预期外业工作已经结束。

测绘成果在服务中凸显价值

测绘成果的价值在于应用。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开展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建设、上海市城区大比例尺更新与缩编、上海轨道交通精密工程。特别是,在郑州地铁轨道交通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具有“垄断”优势,持续为“畅通郑州”贡献力量。

06上海轨道精密工程测量.jpg

上海轨道精密工程测量

强化基础测绘工作,创新协同更新模式。基础测绘是国家的重要地理信息资源。根据《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 年)》 ,结合河南省基础测绘实际,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在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提高航空、航天地理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持续整合、丰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充实和拓展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内容和类型,协同地理国情监测,加快 1:10000 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该院创新地开展了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协调更新,扎实推进许昌、平顶山、漯河的基础测绘任务,有效地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基础测绘公共服务水平。

07数字城市建设.jpg

数字城市建设

持续推进数字城市,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在“数字城市”建设启动之初,省测绘工程院就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要求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市带县、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工作。5年来,省测绘工程院共开展“数字许昌”“数字南阳”“数字安阳”“数字长葛”“数字滑县”等10多个城市和县域的数字城市建设。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在国土资源、公安、水利、民政、气象、农业、林业等多个领域建设了行业应用系统,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08航空港区到许昌轨道线测量.jpg

服务地铁轨道交通,畅通郑州织网筑梦。近年来,受郑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公室委托,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承担并完成了郑州市域轨道交通线的可研究阶段测量等工作,为全市交通枢纽建设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服务。自2010年到2016年底,省测绘工程院共完成了地铁3号线、4号线、5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1号线的地面测量和11号线的地下管线和地下建(构)筑物探测,以及2号线延伸线南四环至郑州机场城郊铁路线、中原西路有轨电车线路沿线测量。轨道线路的测量,为未来10年大郑州构建大型航空、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陆、空、铁联运的城市快速交通,成为国际性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测绘发展在机遇中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河南省测绘工程院也进一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北斗+、不动产登记、地上下一体化三维服务决策平台等热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工作。特别是,在持续3年的地理国情普查中,更是有着说不清道不完的故事。

09地理国情普查.JPG

地理国情普查

普查山水林田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局党委的工作安排,河南省测绘工程院继承敢打硬仗、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承担了南阳、平顶山、信阳、焦作等七个省辖市的DOM制作任务,占全省DOM任务量的46%,承担了南阳、周口、许昌、郑州两个区的普查任务和五个中标单位的监理工作,共58000多平方公里,占全省任务量的35%。面对如此艰巨的普查任务,全院干部职工快速响应、积极落实、加强协助、打造亮点,顾全大局,并自主研发了“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管理系统,保证了环保厅基于该系统的图件成果及时上报国务院。同时,按照“边普查边应用”的要求,省测绘工程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监测等内容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2017年,采用“覆盖全域、突出重点”的策略对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区域开展地理国情监测。

10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jpg

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构建北斗基准站网,助力产业急速发展。以河南省测绘工程院为主导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立了以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为核心内容的集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成果开发及推广应用于一体的工程化、系列化、产业化研究开发经济实体。两年来,工程实验室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和重大工程,结合我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实际和需求,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到北斗基站信息传输加密机研究,从河省北斗应急指挥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到广播式网络RTK处理等多个专业系统的研究,工程实验室在院士工作站的引领下,参与了国家标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数据传输和接口协议》和《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测试技术规范》制订。在河南省北斗导航基准站网的建立和北斗产业应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三维城市研发实现突破。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机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成果硕果累累,涌现了一大批青年科技带头人。他们担任着科技创新“排头兵”的角色,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发展。在三维城市建设研发方面,省测绘工程院地理信息中心开发了地上下一体化三维服务决策平台。平台可以真实反应出城市地上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的空间现状,进行距离和面积量测,360度全方位浏览城市真实场景,查看建筑物在任意时段的日照情况;也可以在屏幕中显示同一地点的不同规划设计方案,便于对比分析,从而选择最优方案。另外,平台还能够实现两点通视分析、扇面可视分析、剖面分析、定点观察、通视控高分析等功能,可以给安保、应急指挥、建设规划等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平台还针对地下管网开发了相关的空间分析与规划功能。

11无人机航飞.jpg


12管线测量.jpg

近年来,该院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发展大局,高度重视测绘科学技术研发工作,完成的多个项目获得了省部级及国家级奖励。其中,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厅局级测绘科技进步奖20多项、省级优质测绘工程奖30多项。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梁海云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全国2016年感动测绘人物候选人,苏春耀荣获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牛永力荣获局级“优秀共产党员”……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正在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认真推进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提出的“五个国土”建设、落实“六抓”举措、实现“六个全覆盖”,进一步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秉承“科技兴院、质量立院、诚信为本、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持续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科学管理为基础,建成集新技术、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为一体的科技骨干型测绘队伍,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中原崛起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测绘产品和服务。

13职工学习焦裕禄精神.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