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历险记

来源: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  时间:2017-08-10   

哈密市巴里坤县的三塘湖镇,北距中蒙边界60公里,南距巴里坤县城80公里,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这里为古丝绸之路驼商的必经之地,有巴里坤“草原哨所”之称,现在也是方圆几十公里的水源、物资补给站,人口不过几百,且来自五湖四海的施工人员居多。

我们此次测绘援疆三塘湖测区主要有汉水泉区,条湖区和轻工业园区。鉴于这些地方几乎都是戈壁滩,离镇区距离非常远,距最远的汉水泉区有130公里之多,交通异常不便且测区周围荒芜人迹,日常风力7—9级,环境恶劣,后勤补给困难。为了减少作业难度,提高作业效率,测绘援疆突击队决定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车等方式对三塘湖测区进行测量。

路途颠簸  车陷戈壁滩步步惊心

7月20号早上,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扫描车队精心地安装仪器之后就立刻赶往测区。可是,谁知道路异常颠簸,大家颠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在离测区近8公里的路上,扫描仪却意外的坚持不住了,上面的摄像装备连带着连接处的钢板直接被颠下来了,把激光扫描器砸裂了,钢板的螺丝孔也滑丝了。无奈之下,只有先对仪器展开紧急救援。回到三塘湖也找不到手动打眼的电钻,只好又跑到县城买了电钻。几经折腾,我们才算把仪器修整好,赶回去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了。就这样坎坷的一天算是结束了,难道是出师不利,后面几天会怎样呢?

7月21日上午,按照计划,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轻工业园区的三维激光扫描任务。下午的赛车手经历,终身难忘!

当车行驶近50公里到达条湖测区,戈壁滩的风几乎吹掉了打开的车门,可为什么在车里却根本就感觉不出这么大的风力。原来长年累月的大风把能吹走的几乎都吹走了,留下的都是大小不一的小石块,没有参照物可寻,到处显得静悄悄的。你不到茫茫的戈壁滩根本难以体会。

大风没有阻挡前进的脚步,固定完基站之后,我们沿着车辙顺利往测区前进。突然感觉车比较费劲,像是轮胎没气了,于是停车查看,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戈壁滩除了表面覆盖一层小石子之外,下面是几寸深的虚沙,车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可真是有待考验。赶紧起步却为时已晚,车后轮已经深深地陷了进去。无奈之下,我们就挖了几米长的车辙,两个同事在后边推,第一次起步还算顺利,出来了,回头看看离后边山包有100多米,想着不算远,当打算启动汽车掉头回去时,后轮又陷进去了,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只能不能停地往下走。就这样走几步,推一次车,大家满身是土,总算顺利地前进了50米,后期王俊探路,又前进了近150米。逐渐土越来越虚,最后起步之后也只能硬着头皮沿着戈壁滩的河道,挂上2档急速往前冲,险程近4公里。期间,又遇到两个土坝,一个斜土包,那种惊险就像赛车一样。伴随着外边的滚滚黄沙,夹杂着车厢内方向盘左右飞速旋转的吱哑声,车辆东倒西歪艰难地行进着。可是,离终点大约还有200多米时,车还是陷进去了,不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算顺利出来了。

条湖区遇险.jpg


脱离险境之后细细想来,如果车彻底困在了戈壁滩,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短时间的救援几乎是不可能的,扫描队员们估计都得在戈壁滩过夜了。今天的路途真的很惊心!

双胎被扎  充气8次自救脱险

7月22日,早上7点扫描队准时出发,历时三个半小时到达测区,把仪器安装好之后,吃了自带的干粮后,就开始工作了。

汽车在戈壁滩踉踉跄跄地行驶了不到500米,突然,感觉到车窗外有“吱吱”的喷气声,我立刻停车查看,一看彻底傻眼,越野车前后两个轮胎同时被扎烂。从来没见过同时扎烂两个的,车只有一个备胎呀!这可怎么办,离三塘湖有130多公里,离县城就更远了,快速救援几乎是不可能的,茫茫戈壁滩连个人影都没有,找人帮忙更是不可能,真是个棘手的事情。思索片刻,我和王俊决定首先把备胎给前轮换上,同时联系救援,靠着微弱的手机信号联系救援,却被回复超过100公里不救,即使救援离我们也得200多公里,收费5000元。这得让我们在戈壁滩等上一天一夜,车上没水也没干粮,救援这条路几乎是断了。就算让范高林队长开车救援最少也得10个小时,再从哈密发轮胎过来,时间太长了。

支千斤顶.jpg


危急时刻,看来还得自己想办法。由于对帕拉丁越野车的备胎不是很了解,我们3人摸索着费时近两个小时才把备胎卸了下来,把千斤顶顶好,可发现千斤顶下面没有支撑点,一直下沉,没办法我们几人在前胎下面挖了个大坑。下一步开始卸轮胎,突然又发现,轮胎架空了,卸螺丝用不上劲儿。戈壁滩里连个大石块都找不来,无奈又把费时挖的坑又填上一部分,两人一边一个都站在轮胎上,我在下面卸螺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螺丝卸下来了,顺利换上备胎。坏了两个胎,换了一个,车还是走不了,我们查看了轮胎又商量了一下,后胎的口不算大,如果把气充满估计每次可以坚持20分钟。幸好范高林队长在后备箱里放置了便携式充气泵,大家快速把后胎充满气,一路滚爬快速撤离戈壁滩,还算幸运,充一次气还真能可以坚持20分钟。就这样,一路上我们充了8次气,总算到达了三塘湖汽修站,经过检查,车前胎完全报废了,立功的那个胎还可以继续服役。最终我们顺利到达大本营。

这次给我们的教训是准备不够充分,上次踏勘时已经敲了一次警钟,谁料这次粗心大意又造成了今天的囧境。戈壁滩到处都是比较锋利的小石头,扫描车根本不能进入戈壁滩,上次是幸运的烂了一个,今天竟然扎破了两个。这次如果没有充气泵,恐怕今晚真的就得在戈壁滩好好体验一把露营了!

扫描队员的这次历险竟然也因为激光扫描仪被砸裂,无法记录数据,算是无功而返了,实在令人沮丧。7月25日,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黄河设计有限公司,河南四维测绘,信阳地勘工程院,河南豫兴测绘6家单位组成的三塘湖突击队正式成立!

三塘湖突击队员.jpg


强忍饥渴  历时7天条湖区会师

7月26日,三塘湖突击队租了一辆皮卡车,带了24瓶矿泉水,顺利挺进轻工业园区。任务分配之后,队员们每人三瓶水8点半投入战斗。由于戈壁滩的天气超乎寻常的炎热,大家工作了近三个小时就都没水了,忍着饥渴、顶着烈日、累得头晕眼花、腿脚发软,在戈壁滩上疾驰了近8个小时,在水量有限的情况下,单人行程近20公里,大家相互帮忙、齐心协力终于在下午四点左右顺利完成测区工作。收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嘴唇干裂,口干舌燥,甚至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

7月27号,今天找了两辆车(一辆是个年过60岁的老爷子开的新车),吸取昨天的教训,带了2件水,绕了近60公里,一路颠簸到了条湖测区。工作整体进度还算可以,只是天气过于炎热,仪器表面温度达到50度以上,它也开始偷懒了,竟然也学会开始罢工了。

7月28号,队员们早早去吃早饭时,店主意外的告诉我们早饭没做,无奈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大家每人就简单吃了三个荷包蛋,又去超市买了两个西瓜。这是最后一片测量区域了,兄弟们齐心协力,3个小时后抵达汉水泉区,架好基站,校正已知点后发现车胎又扎烂了一个。由于车胎坏了,午饭也只能用西瓜简单对付一下。忍着饥饿,每人带了三瓶矿泉水就开始测量了。戈壁滩的热浪炙烤着仪器杆,不经意间靠上脖子,烧得生疼,手握仪器杆的位置都不能更换,不然就烫手。

戈壁滩的热浪就像火焰一样打在脸上沙沙的疼痛,热得脑袋发晕,汗水一直没有停过,那种虚脱和口渴感难以忍受。因戈壁滩都是很锋利的碎石,车辆无法驶入,李振清和秦爱军两位队员由于出发时只带了两瓶水,其测量区域离车比较远,导致这两个人在回程的路上差点中暑倒在戈壁滩。想想这,到现在我还后怕。                                                                 

三塘湖“战役”,历时7天,突击队员们牢记使命、甘于奉献,充分发扬测绘精神,不怕吃苦、勇于拼搏、团结一致,战酷暑、斗饥饿,圆满地完成了三塘湖测区的工作任务。(张庆功 刘洋 台文彬)

条湖区胜利会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