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信息公开 > 党建工作 >

搞好测绘统筹协调 服务发展方式转变


信息来源:局直属机关党委    发布日期:2011-05-17    浏览次数:   字号:[ ]

河南省测绘局党委书记、局长 贾志伟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是省委面向“十二五”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近期全省上下共同的一个热门话题。测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期性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良好保障,并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是我们测绘人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结合我省测绘工作的实际,联系近年来的实践和思考,我感到提高测绘的统筹协调能力,增强测绘的公共服务功能,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测绘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测绘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和有效途径。

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谋划全局、推动工作、协调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即统筹兼顾之意也。就是从全局出发,照顾到各方面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统一进行筹划。协调,就是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配合协同,步调一致。统筹协调要有目标,即以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根本,始终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和难题,探索走出一条测绘向信息化迈进,向服务型转变的路子。统筹协调要力求全面,全方位搞好测绘服务保障,就要妥善处理好行业与系统、生产与管理、质量与效益、近期与长远、内控与市场、测绘与地方多种关系,在工作中学会“弹钢琴”,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统筹协调要合作共赢,就要充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与需求,做到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统筹协调是树立现代测绘理念,增强公共服务功能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测绘工作专业技术性较强,计划经济的烙印较深,测绘人习惯于就测绘干测绘。重内部管理,轻社会应用;重业务技术,轻统筹协调,主动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的需求不够。大量测绘成果生产出来后,往往是入库进馆,“束之高阁”,“养在深闺无人识”,既不为社会所知,更缺乏广泛应用。测绘的统一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未切实履行。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和社会对测绘的需求日益旺盛,测绘的服务领域日益扩大,作用日益彰显。测绘人才逐步打破了封闭观念,树立起按需测绘、公共服务的理念,但统筹协调、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仍须加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仍待提高。例如基础测绘需统筹协调省、市、县三级的力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全省一盘棋的格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级政府对测绘和地理信息的不同需求;地理信息产业以开发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为核心,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地理信息产品,服务于社会和群众生活为目的,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发展潜力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征,作为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我们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引导、资源支持、基地建设等举措,推进其加快发展,壮大规模,成为未来我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统筹协调是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打破测绘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2008年,我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被国家测绘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当时经验不足、困难不少,我们在国家局的指导下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在利用多年已拥有的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协调,有效整合了相关方面及部分公司、企业的数据资源,并依靠自身的研发力量,形成了河南地图网。最终构建了由涉密版,政务版,公众版三个版本、四种模式的河南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公众版平台已于去年及时与国家测绘局“天地图”网站进行了链接,河南地图网开通至今,点击量已达七千多万人次。数字河南建设则经过统筹协调,按照分工协作、分建共享的原则,按照统一技术、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模式进行运作,较好实现了省、市、县、乡的四级统筹联动。前不久,我省现代三维测绘基准在郑州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就是我局通过统筹协调,整合了省地勘局、气象局的相关资源,使用了武汉大学的先进技术而完成的。该项目目前是我国测绘基准的最高水平,也标志着我省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首次建立。

统筹协调是实现测绘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测绘是政府管理决策的重要辅助工具,是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的基础先行工作,是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和重要支撑,事关国家安全、应急救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这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必要的统筹协调,离不开测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例如“十一五”期间,我省测绘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河南实际和省委工作大局,大力搞好测绘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全力搞好测绘服务保障,使测绘事业取得了新发展,有了大提升。不仅我省基础测绘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初步建成、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而且测绘统一监管有效加强,18个省辖市均设立了专门测绘管理机构,测绘成果的应用开发和保障服务能力也明显提高。为政府管理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重要战略与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大量及时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持,开发了多个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和电子地图。尤其是我们编印的各种地图集和精品地图,广受各界好评。统筹协调二十个厅局编制的《河南省领导工作用图》,深受领导赞誉。不仅为转变测绘服务方式进行了有益尝试,也为测绘的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于目前我省测绘事业存在的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仍需要我们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很好运用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来破解。例如我省的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各地测绘往往是各自为政,既影响整体工作效率,也影响形成整体合力。不少地方的基础测绘投入不完善,县、市级的基础测绘往往缺乏协同更新、相互配合和上下联动。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某些要素的权威信息仍掌握在有关部门手里,只满足于专业部门的需要,没有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不但会造成重复建设,又限制了财政投入效益的最大发挥。一些地方的测绘应急保障机制缺失,公共应急管理的统筹协调仍较薄弱,甚至缺乏有效的连接和互动,缺乏统一协调测绘力量的应急响应机制。地理信息应用的社会化、网络化和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使测绘的统一监管手段有限,难以全覆盖,急需建立各地、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还有测绘成果的社会化保障能力不足,区域测绘发展的协调性不够,测绘发展的对外合作不多等,都为我们进行统筹谋划、积极搞好统筹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和用武之地,需要我们给予重视,身体力行。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测绘事业转型升级,向信息化测绘体系迈进、向服务型测绘方向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这一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决策、抢险救灾、应急处理等对测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测绘事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与之相适应,还存在着诸多需求与供给、发展与监管、应用与安全的矛盾。最终要实现全省“一幅图,一张网、一个平台”的战略任务,还必须全方位提高测绘的统筹协调能力,搞好测绘与各地、各有关方面的统筹协调。切实做到象国家测绘局所要求的那样: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树立大测绘、大产业的理念,统筹系统内外测绘资源、统筹政府社会测绘资源、统筹军地测绘资源、统筹省内省外测绘资源,实现上下联动、横向互动、企事共建,抱成一个团、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形成一盘棋。为河南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良好测绘保障,最终实现测绘的转型升级,实现测绘与各统筹方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