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i自然 发布日期:2024-07-22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刘立新 行海燕 王薇
近日,第二届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人才评选结果揭晓,河南省遥感院遥感大数据与时空信息科创团队(以下简称遥感科创团队)入选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依托河南省遥感院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和科创中心组建,旨在服务支撑自然资源的精准监测、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成立以来,遥感科创团队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打造科研创新新高地,提升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建强人才队伍
“目前,我们的核心成员具备地理信息科学、遥感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背景,为开展技术研究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河南省遥感院副院长、遥感科创团队负责人李国清说。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为提高科学创新能力水平,2019年,河南省遥感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以中青年为主体、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核心队伍。科学的布局为团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遥感科创团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2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7人、助理工程师18人。
为满足日常及应急科研攻关需要,遥感科创团队建起了必要的网络及软硬件环境,接入电子政务外网、自然资源专网、建设独立业务内网,配备固定翼、多旋翼等多类型大中小型无人机6台、机载激光扫描系统2套、车载自然资源移动监测系统1套,拥有航天远景、北京吉威、INFHO、MapEasy等多种专业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其中,MapEasy软件为该团队结合实际生产需求自主研发,并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这些软硬件为遥感大数据、自然资源信息化、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等的研究与科研攻关提供了有力保障。”李国清说。
加强科技创新
“在学术方面,我们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在技术方面,我们掌握了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具备开展高水平研究能力。”近日,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李国清介绍道。
遥感科创团队组建后,根据成员的专业背景和优势进行合理分配,强化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同时,该团队积极倡导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通过学术交流会议、技术研讨会议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互补,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
在健全体制机制的同时,河南省遥感院不断加大遥感科创团队的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坚持走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加强与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不断完善该团队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遥感大数据、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国土空间优化管控领域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开展技术攻关,并先后申请了自然资源部、河南省合作试点项目“自然资源遥感智能解译样本及光谱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2023年度河南省自然资源科研项目“自然资源要素遥感智能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及业务化应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专题技术研究与第二批技术体系试点项目“农用地内部地类变化及耕地种植属性监测”等项目,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应用,推进自然资源监测监管水平,科学优化自然资源监测流程,提高监测监管效率,高效支撑和保障自然资源监测工作。
截至目前,遥感科创团队先后发表论文19篇(CSCD核心12篇、中文核心4篇、科技核心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近百项,获得多项省部级、市厅级科技进步奖。
深化成果应用
通过对遥感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运用,遥感科创团队研究构建自然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和时空大数据支撑体系,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助力自然资源管理,推动自然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科研成果、技术方法示范应用,已向遥感大数据、时空信息、自然资源、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等领域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李国清说。
遥感科创团队还根据土地覆盖精准分类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导向滤波和自动白平衡融合的除雾新算法,有效解决了先前除雾方法引起的色彩暗淡和颜色失真等问题,使卫星获取的影像特征更明显、更清晰。同时,在此基础上,遥感科创团队提出构建原始影像基准网,纠正卫星影像容易造成误差传递的问题,成果误差控制在1.6米以内,满足了相邻影像之间无缝拼接要求。
为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服务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遥感科创团队结合自然资源专题成果数据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构建了面向河南省自然资源业务的遥感智能解译样本数据库,形成了“河南一号”等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物信息提取与变化检测自动化、智能化的业务支撑能力,为自然资源调查提供更高效准确的工作模式。
与此同时,遥感科创团队积极打破技术壁垒,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依托,采用微服务、容器化技术,实现应用系统与国产化环境的融合适配,国产化适配效率提升50%以上。基于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遥感科创团队完成了以智慧平顶山为代表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并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河南省优质测绘工程奖一等奖等奖项。
“未来5年,我们将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支持保障措施,在科技奖励、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力,更好服务支撑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李国清说。
2024-07-18
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331806
• 【i自然】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围绕“八聚焦”...
25-03-12 |
• 【i自然】河南举办“地信智能+”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研...
24-12-23 |
• 【i自然】河南省地图院地图创意工作室:让地图焕发新...
24-11-08 |
• 【i自然】河南漯河“多测合一”信息平台建成...
24-08-30 |
• 【i自然】2024年全国“质量月” 自然资源部在江苏宿迁开...
24-09-29 |
• 【i自然】河南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落幕...
24-09-28 |
• 【i自然】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测绘项目通过验收...
24-09-29 |
• 【i自然】河南探索基于三维场景的自然资源综合监测...
24-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