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i自然 发布日期:2024-08-01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日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全省测量标志普查情况通报,鹤壁市以测量标志点完好率稳居全省第一。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我们未雨绸缪、积极主动、超前谋划的结果。”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唐友才说。
未雨绸缪 夯实根基
测量标志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维护国家测绘基准安全,服务经济建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2019年底,鹤壁局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测绘标志点保护情况普查,次年又对全市87个D 级控制点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市内各类测量标志现状,包括标志完损情况、占地面积、权属地类信息、标志违规占地情况等信息。最终结果令人忧虑:全市87个D级控制点,保护完好的只有18个,破坏率高达79%。
为了修复保护好测量标志,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021年,鹤壁局安排专项资金,依托河南省测绘院的专业力量,对69个受损的测量标志点进行修复,并与完好的18个测绘标志点进行联测,确保测绘标志精度,于当年11月完成项目验收、入库工作。
认真部署 加强保护
2021年底,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开展河南省测量标志普查保护的通知》,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认真履行保护职责。
按照省厅部署,鹤壁局在87个基准点之外,查缺补漏,对高级别控制点、水准点、重力点等进行普查维护。
鹤壁局成立了测量标志普查保护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测量标志普查保护工作,明确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科负责普查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县局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加强对普查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该局组织技术人员学习相关测量标志保护政策,研究技术路线,结合实际制定了《鹤壁市测量标志普查保护实施方案》,组织大地测量等方面的专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各相关部门实质参与测量标志普查保护工作,真正建立起普查过程中的“事中协商”机制,避免普查数据形成后的“事后协调”。
市县协同 持续管护
谋定而后动。有了前期扎实的工作基础,鹤壁市测量标志普查保护进展迅速,从2022年5月开始,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及外业准备,分县逐点外业普查、维护及自查核验,普查数据入库、检查验收、汇总上报等一系列工作。
鹤壁局积极协调,测绘单位积极配合,各县(区)局相继完成全市117个测量标志点的确认工作。据了解,该局建立了测量标志数据库,将测量标志点位、现状、维护与保管等信息融合在一起,构建全市测量标志“一张网”,实现了对全市测量标志的实时、动态管理。此外,该局还建立了委托保管制度,与县(区)局分别签订了《测量标志点委托保管书》,落实了全市所有测量标志点的监管单位,使确认完好的107个测量标志点均有专人负责管护。
一方面,为实现对测量标志点的持续保护,保证其长久安全、正常运行,鹤壁局利用相关公路基准点破坏案例,加强针对重点保护类测量标志周边相关单位和群众的宣传教育,形成人人保护测量标志的社会氛围。同时,将测量标志点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监管,市、县(区)主管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巡查,对测量标志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掌握测量标志状态,对损坏的测量标志定期维护、及时维修。市局严格测量标志点拆迁审批,加强测量标志点迁建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迁建质量合格。
另一方面,为保证北斗基准站正常运行,鹤壁局将河南省卫星导航基准站纳入重点保护,在不改变权属的前提下,由市局统筹解决管护资金问题,县(区)局配合,保证辖区内北斗基准站的全天候正常运转,保证为测绘作业以及北斗卫星导航服务提供稳定的信号支撑。
测量标志点保护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唐友才表示,未来将不断探索创新测量标志保护工作举措,采取有针对性的测量标志保护措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张永强
2024-07-31
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334383
• 【i自然】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围绕“八聚焦”...
25-03-12 |
• 【i自然】河南举办“地信智能+”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研...
24-12-23 |
• 【i自然】河南省地图院地图创意工作室:让地图焕发新...
24-11-08 |
• 【i自然】河南漯河“多测合一”信息平台建成...
24-08-30 |
• 【i自然】2024年全国“质量月” 自然资源部在江苏宿迁开...
24-09-29 |
• 【i自然】河南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落幕...
24-09-28 |
• 【i自然】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测绘项目通过验收...
24-09-29 |
• 【i自然】河南探索基于三维场景的自然资源综合监测...
24-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