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河南省遥感院承担的部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信息来源:河南省遥感院    发布日期:2024-08-14    浏览次数:   字号:[ ]

微信图片_20240812172216 - 副本.jpg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面支撑自然资源管理,8月8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在郑州召开自然资源部试点项目“农用地内部地类变化及耕地种植属性监测”项目验收会。省自然资源厅调查监测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李中伟参加会议并致辞。

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及省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对河南省遥感院、河南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承担的“农用地内部地类变化及耕地种植属性监测”进行了验收评审。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观看了成果演示,审阅了有关资料,经专业质询和深入评议,认为项目研究的深度学习影像解译技术路线和方法,显著提高了解译精度和效率,构建的农用地内部地类变化和种植属性监测技术体系,具有较高的完备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经现场评定,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就进一步提炼创新点、完善项目资料成果提出了指导建议。

据悉,2022年5月自然资源部调查监测司组织各地、各单位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专题技术研究与第二批技术体系试点。“农用地内部地类变化及耕地种植属性监测”项目属于河南省申报的《河南省自然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实施方案》中的一项子课题,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旨在深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突破技术瓶颈,满足调查监测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求。

李中伟指出,此次验收会,是对河南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深入研讨。项目研究成果初步实现了耕地范围内粮与非粮、农与非农图斑的精细分类与动态监测,为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体系服务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下一步,项目承担单位要充分吸纳专家组的指导建议,完善项目报告、优化研究思路、拓展应用领域,为后续参与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全国试点技术交流做进一步的准备。

省遥感院负责同志表示,将一如既往充分发挥自身卫星遥感资源优势,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省自然资源厅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实时性、有效性,服务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张明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