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

遨游在数字三维空间的“钢铁侠”——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明建


信息来源: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    发布日期:2012-05-02    浏览次数:   字号:[ ]


  4月26日,在四川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谭明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面对同事们的祝贺和记者的采访,他一再说自己太平凡了,没啥可讲的。可是,自1988年武测毕业后回到成都做一个普通的测绘队员算起,从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一名实习生、检查员,逐步成长为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24年风雨测绘路,他是怎样走过来的?中间有多少动人的故事?

 

 

刚性的数字铸就测绘质检的钢尺

  谭明建的办公室墙壁上有他买的一幅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谭明建内心的明鉴,他相信只要紧握那把质检的钢尺就会无所畏惧和动摇。

 

  1989年刚参加工作不久,谭明建就开始了“测绘产品计数抽样检验理论”研究(8910)和起草《大地测量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实施细则》。他勤奋学习,刻苦专研,终有突破,研究成果应用到了航测和制图监督抽检细则中,原国家测绘局于1991年将三个抽检细则发布实施。初出茅庐就首战告捷,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干劲,这种钻研精神他一直保持到现在。

 

  谭明建喜欢琢磨,90年代初,他开始研究如何确立测绘产品检验规则的评分标准。通过反复摸索研究,他建立起一系列概率、统计的模型,可将检验准确率提高到90%,1995年,第一个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测绘质量检查验收规定》和《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由原国家测绘局发布,该项目还荣获国家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他起草的《四川省房屋面积计量规则》由四川省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主持修订《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规定》由原国家测绘局于2009年发布实施。先后参与修订或起草的重要标准、规则、论文不下20余项,还多年担任测绘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审定工作委员会评审组组长,带队参与全国性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刚性数字铸就了质检的钢尺,也铸就了他刚正的性格。

 

  2005年,谭明建受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委托,对该区某市综合楼建筑面积进行仲裁检验。此房产纠纷案比较复杂,检验过程受到种种压力,开发商电话打到国家质检中心、原国家测绘局、乃至建设部,当时引起了社会轰动,但谭明建牢把手中质量钢尺,坚决维护质量标准和质量安全毫不含糊,协助法院顺利判决。从主持四川全省房产质量检查到全国房产测绘质量检测,查处的纠纷很多,用谭明建的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质量检查数据铁证如山,怕什么!”

 

 

“铁石心肠”激发大爱无私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下午两点,时任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的谭明建正在主持一个会议,一场瞬间令华夏大地山河破碎的大地震爆发了。大楼剧烈摇晃,街上乱作一团,成都很快就交通瘫痪、通讯中断。谭明建不为所动,坚守工作岗位,两个小时后才知道震源在汶川。局领导得知谭明建老家在都江堰,关切地问“都江堰会不会遭遇地震?”谭明建轻描淡写地回答:“会受波及,但人该没事。”他坚守岗位,直到傍晚检查完办公区域的煤气水电等设施,一一确认安全后,才去学校看望孩子,随后驱车前往都江堰看父母。路上正好看到妹夫开车出都江堰,他很惊奇,一问才得知,母亲遇难了!

 

  那一刻,谭明建心中发生了一场更大的地震。到家已近子夜时分,母亲的遗体躺在家里,他却连悲痛的时间都没有,他知道,在这满目疮痍遍野哀鸿的时刻,救灾是压到一切的任务。多年工作养成的铁一样的坚定性格,居然仍让他在这无比悲痛时刻保持了冷静,他拉起伤员就赶往省医院。到医院安顿好伤员后,又赶紧去买食品、水等物资送到灾区。一个通宵没睡觉,第二天,他又从成都运了一批救援物资到都江堰。14日,草草埋葬了母亲,他就投入到救灾中去了。几乎夜以继日,他和省医院上班的妻子城里城外配合,每天来回于成都、都江堰之间,营救伤员、分发食品和药品。直到国家局李维森副局长专程赶来慰问,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压制多时的眼泪才终于泉涌而出。

 

  2009年1月,谭明建到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持工作。正是灾后重建如火如荼的岁月,他提出了“保障有力、追求卓越”的工作方针,带领干部职工全力投入到测绘保障工作中去。中心承担起数据库建设、辅助决策专用系统建设,包括遨游天府的维护更新等任务,为全省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以满足交通、规划、应急、医疗、军队各方面需要。三年时间里中心都非常忙碌,经常加班加点。

 

  说到《遨游天府》,谭明建兴趣颇高地说,这是中心的看家宝。地震发生后,《遨游天府》被搬到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为决策指挥、应急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赞赏。为满足更高要求,2009年谭明建组织对该系统又进行二次开发,升级完善。升级后的遨游天府系统处理数据能力更强,速度更快,能够更好的对数据影像进行集成和叠加。2010年8月13日,四川绵竹清平乡等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这套系统在指挥救灾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守科技创新这一事业腾飞的铁律

  谭明建始终秉承一个坚定的信念——科技创新。他说:“科技创新,不管再困难,事情再多,都要坚持下去,这是最初的档案管理室不断转型发展为现在的地理信息中心的关键因素。”在管理上谭明建坚持公平民主,提倡“以制度管人,以机制理事”,提高执行力;用人上“以德为先,德能兼顾 ”。他主持对中心进行了机构改革,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推动实现全面的办公自动化、档案信息化、成果管理信息化。

 

  几年来,他带领职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测绘成果应用服务。研发完善了制图数据与GIS数据一体化建库软件iMap、基于PDA的数字调绘系统、天地图·四川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四川省灾情监测与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中,与兄弟单位合作研发的iMap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普遍推广。同时,他致力于扩大成果社会化应用,3年多来,中心为省“十二五规划”出台、成渝经济区规划、天府新区的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了大量重要测绘成果,并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的测绘成果分发服务模式向多样化、多尺度、多方式的测绘服务模式的历史性跨越,闯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路子。三年来,中心测绘服务总值增长了约70%,职工年收入也稳步增长。

 

  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在地信中心,加班太平常不过了,很多职工都有这样感受:熬了不知多少通宵,打了不知多少硬仗,啃了不知多少骨头。但是,提起谭明建,中心的职工们服。一个铁汉子,带出了一支铁的队伍。

 

  加班过多眼神经紊乱的兰天说,“ 谭主任有着高度的责任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徐娅莉拿着一次她要讲解的“天地·四川演示大纲”,指着谭明建在上面细细的批注说:“谭主任事务繁忙,却对我们年轻人关心备至,要求严格,且以身作则,强烈的责任心让我们深有感触。”孙敬杰这位曾在应急指挥中心连续奋战多个昼夜的年轻人,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见证了谭明建的魄力和决断精神,十分佩服。

 

  如今,中心已经成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成果应用前沿、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上级领导只要到四川局,几乎必到地信中心。

 

  谭明建一直忙忙碌碌,听说,准备即将开展的测绘应急大演练以及测绘应急指挥中心挂牌仪式,他已经好几宿没睡好了。(樊莉2012.5.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