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中心 > 中心要闻 >

落实老少边贫基础测绘经费 推动河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信息来源: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划财务处    发布日期:2012-11-07    浏览次数:   字号:[ ]

 

自2009年以来,河南省测绘局积极申报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测绘专项补助经费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该项目已惠及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信阳市辖5个贫困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饮水源头国家级贫困县淅川县,黄河泛滥滩涂区国家级贫困县台前县、范县,以及平顶山、驻马店、濮阳等省辖市的7个国家级贫困县,为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河南省有国家级贫困县31个、省级贫困县13个。多年来,河南省政府对基础测绘经费投入虽逐年加大,但仍然严重不足。专项补助项目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河南局先后申报大别山革命老区淮滨县、光山县、罗山县、息县和固始县GPS D级三维大地控制网建设和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项目;重点支持淅川县、社旗县、鲁山县、卢氏县、伊川县、汝阳县、台前县、范县8个国家级贫困县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项目。3年共申报项目14个,项目投入经费总计124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经费4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经费791万元。为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最大限度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河南局将专项补助项目纳入省级基础测绘项目系列之中,按照基础测绘项目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在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实施、经费使用、质量管理等环节上,制定了详细的实施办法,特别是在经费的使用上,加强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的跟踪管理和过程监控,有效地保证了专款专用和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目前,河南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专项补助经费项目已基本完成。完成了高分辨率彩色数码航空摄影290平方千米,完成了254平方千米1:1000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完成10个贫困县三维大地控制网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测绘建设水平,满足了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的迫切需求。同时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较大地提升了地方基础测绘发展水平。专项补助以及当地政府财政的配套投入,有力地支持了经济落后地区县级基础测绘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基础测绘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局面,为数字河南建设和省市县乡统筹联动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天地图·河南”省市节点建设形成了有力支持。
二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服务。首先,基础测绘成果可以满足当地政府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的需求,有利于当地政府结合专业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科学决策,有效实现科学开发和合理配置资源。汝阳县对县城土地规划、发证确权、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等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可以满足重点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鲁山县1:1000基础测绘成果先后应用于鲁山县产业聚集区选址规划、鲁山县城区拆迁改造、西气东输工程及南水北调工程征地赔偿工作等,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保障。另外,可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息县、光山县、罗山县、淮滨县GPS D级网基础测绘成果对于信阳市的红色旅游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加快数字河南建设,缩小地区差距,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项补助项目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及时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支持,有力地支持了河南省经济落后地区的建设,促进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均衡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