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2-12-13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人民网成都12月12日电 (记者 刘路)今(12)日,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民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三部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2年四川省地理省情公报。这是四川省首次运用地理国情监测综合技术对全省的基本地理省情信息进行测定后的无偿公开发布,为全省使用权威性、法定性、精确性的最新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了统一标准。
据四川最新法定行政境界勘界成果和最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计算统计,四川省幅员面积确定为48.6万平方公里,比目前通用的48.5万平方公里多了0.1万平方公里。
这个数据调整的原因有三:一是经新一轮勘界后,各级行政境界更具权威性和法定性;二是全省最新地理信息数据精度更高,统计结果更加精准;三是各部门和部分专项规划实际采用的数字不统一,都希望公布一个权威的幅员面积数据。
本次发布的地理省情监测成果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位置、行政区域面积、地形地貌形态、水系流域面积和地震核心灾区地表形变等五个方面。
根据监测成果,汶川地震后,核心灾区的地形地貌发生了以下变化。
水平偏移情况:以震中附近、龙门山断裂带最为明显,断裂带西侧地区向东偏移,东侧地区向西偏移,两侧形成挤压趋势。平均偏移量为0.6米;向东最大偏移量为2.3米,位于汶川县银杏乡;向西最大偏移量为2.4米,位于北川县擂鼓镇,距北川老县城约3公里处。
垂直形变情况:同样以震中附近、龙门山断裂带最为明显,断裂带西侧地区呈抬升趋势,东侧地区呈沉降趋势。垂直变化量平均为0.13米;最大抬升量为1.2米,位于汶川县银杏乡;最大沉降量为0.7米,位于平武县平通镇。
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杨升对此表示,本次监测主要运用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GP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测绘高新技术。随着地理省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还会有其他先进的测绘高新技术运用到地理省情监测中来,比如无人飞机摄影测量技术、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INASAR)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以及全省地理省情监测的各个领域。
地理省情是综合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观反映自然地理区位、地势地貌形态、区域空间分布、城市空间分布及变化等的重要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是各部门管理决策广泛需要的基础信息。
地理省情监测成果除了对四川省应急抢险、地质灾害防治、灾区恢复重建和经济振兴、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保护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屏障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还可直接服务民生。
人们通过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等发布的地理省情信息,借助导航定位、智能交通等地理信息服务,既可足不出户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情况,还可了解各地自然地理、旅游景点的静态或动态信息等。
人们外出旅行,特别是到高海拔地区时,需要根据海拔高度等信息有针对地准备药品和生活物资。自驾车出行,需要了解目的地有多远、沿途哪里有加油站、服务区等,同时根据景点分布和交通路况等信息设计最佳出行线路。
随着地理省情监测工作的稳步实施,地理省情监测信息不断丰富,动态监测系统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发布渠道进一步畅通,地理省情信息与社会经济建设和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将更为密切,服务也更为直接,在服务政府部门公共管理和人民大众生产生活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四川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还将围绕川西北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目标,对若尔盖高原湿地、川西北高原干旱区沙漠化、荒漠化、草场退化、生态移民以及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进行监测。同时结合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站网,建立一套动态监测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水环境等的方法和技术,开发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支撑平台,全面掌握长江中上游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环境、滑坡等生态环境现状,加强对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
• 【人民网】“河南一号”卫星成果推介会在郑州举办 自...
23-08-31 |
• 人民网:“北斗”在河南社旗“安家”助推建设智慧城市...
17-12-08 |
• 人民网:多部门联合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问题地图”专...
17-08-23 |
•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测绘援疆突击队6月27日出...
17-06-28 |
• 人民网:地图上“蹚”出的文化创意路(人民眼·文化创新...
17-05-03 |
• 人民网:解读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和普查公...
17-04-26 |
• 河南新闻联播:我省首次摸清地理国情“家底”...
17-04-13 |
• 河南日报客户端:我省首次摸清地理国情“家底”...
17-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