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连接 >

中工网:为一线测绘职工提供“上升”通道


信息来源:中工网    发布日期:2013-07-02    浏览次数:   字号:[ ]

  6月16日至18日,“九成杯”第三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地籍测绘总决赛在郑州举办。作为国内测绘行业的“全运会”,赛事吸引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万多名测绘职工参赛,其中每个省、市、自治区有两名选手(一组),共124人闯入此次决赛。

 

  在本次赛事的承办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易树柏看来,这些选手完全能够代表全国测绘领域的最高水平。

 

  赛事规定,参赛选手不限学历、不限身份、择优录取,能者获胜。赛事举办三年来,有多名“合同工”获得了冠军,也因此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实现人生的重大转折。

 

  测绘行业,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建筑、地理信息普查、自然灾害评估等各领域,为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数据。比如在这次四川雅安地震中,正是测绘部门的努力工作,让受灾信息和情况在最快的时间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基础依据。

 

  在本届赛事决赛中,有多名选手以“合同工”的身份参加。

 

  来自黑龙江的董永庆、任思红就是这个群体的代表。同为35岁的二人均来自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常年从事野外勘测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两人来自山东单县,中专毕业后一起进入该单位工作,已经有10多年的实地工作经历。但由于受到学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获得正式编制,只能以“合同工”的身份工作,待遇、升迁都受到一些影响。

 

  但由于两人业务精湛,在黑龙江省测绘行业的选拔中,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这次总决赛。两人在实地测绘环节,获得了92的高分,在众多选手中排名前列。

 

  “前两届比赛中,有一些一线测绘职工获得大赛冠军后,被推举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对他们触动很大,也产生了激励作用,为了能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们在赛前做了非常艰苦的训练。”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副院长齐中华告诉记者。

 

  在2009年举办首届大赛中获得第三名的重庆市勘测院选手朱清海此次以技术指导的身份前来参赛。这位31岁的“小个子”原来也是“合同工”,因为在大赛中表现优异,不仅获得了破格转正的机会,还被提拔到领导岗位。“没有那次竞赛的好成绩,他不可能获得编制。”重庆市勘测院总工程师谢征海告诉记者。

 

  赛事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本届赛事,所有省市都空前重视。在各省内都进行了严格的预赛选拔,让最好的、经验最丰富的测绘员参加最后的决赛。以湖北省为例,仅在省内的选拔赛中,就有六七十支队伍参加,全国参加预赛的人数超过三万人。

 

  “为了激励更多的测绘职工参赛的积极性,必须将比赛办得扎扎实实,决不允许出现‘水分’和不公正现象,这是保证赛事公正、权威的前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胥燕婴告诉记者。

 

  在这次决赛的每个环节中,主办方都严格制定考试流程和考试纪律。

 

  据易树柏介绍,仅在防止裁判出现“作弊”行为方面,组委会大动脑筋,专门对裁判的安排做出了七条规则,比如,本省裁判严禁为本省队员打分等。比赛还为参赛队员提供了申诉通道,整个竞赛过程由专人全程录像,以备仲裁使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该项赛事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中国四十多万一线测绘职工提供一个实现梦想、实现“上升”的通道和平台,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激励更多的一线测绘职工爱岗敬业,奋力拼搏,在岗位上实现价值。

 

  

分享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