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上海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正有序推进。上海测绘部门将抓紧开展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系统谋划,通过加强技术研究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推进成果应用和信息共享,为政府的管理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地理国情信息保障,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是测绘法宣传日,宣传口号之一就是“发展基础测绘保障民生,监测地理国情服务社会”。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未来2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也是自然地表、人文地理加速变化时期,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于科学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
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2013年3月,我国正式启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对全国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将于2015年向社会发布普查成果。这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就是希望能摸清地理国情家底,准确把握国情国力,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与以往的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水利普查、地名普查等专题性普查有所不同,首次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是一次多要素、全覆盖、无缝隙的普查,作业范围更广、技术要求更高。在普查过程中更多的是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成果,采用全球导航卫星定位、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利用野外实地获取的现势性数据和各部门的专题数据,对与地理位置相关信息进行空间化、定量化普查,最终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汇总形成普查成果报告,同时为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打下基础。
“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上海市地域面积不大,但人口密度高,建筑物密集,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政府对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精细化有更高的要求。在上海同步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既是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上海将在全国统一部署的普查时间段内,同步部署和推进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计划在2014年完成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201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首次地理国情监测工作。
多年来,上海测绘部门致力于多维、多源、多分辨率的空间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建成了集大地基准、地形、影像、三维、管线、地图、地名等基础地理数据库,形成了“既有地上又有地下、既有线划又有影像、既有二维又有三维、既有现状又有历史,既有基础又有专题”的地理信息,并建立了互操作、分布式、共享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体系,实现了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基础地理信息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管理,正在建设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这些为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奠定了扎实基础。
上海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对象包含3大方面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54类自然要素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62类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三是上海地理市情要素,包括自由贸易区建设、城市建筑形态、城市公共交通分布、城市防汛安全设施、社会老年服务设施、城市绿地和绿化覆盖率、古树名木分布、优秀历史文化保护、长江口沙洲形态、水运配套设施、产业区建设动态等10大类约30小类具有上海特色的地理市情要素,将为全市有关方面和相关工作提供更全面翔实、更具针对性的地理信息参考。
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工作原则
上海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过程中将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在开展部分区域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成果使用范围。目前,通过利用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和航空影像等数据,以及收集到的全市23个相关单位提供的105类专题数据,通过分析比对和实地核查,已完成了黄浦、静安、徐汇、虹口、长宁、普陀、闸北、杨浦等8个区的地表覆盖、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和地理要素的数据普查与汇总整理。地理国情普查后,全上海的各类建筑、耕地、道路、公园、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企业,乃至各区县人口地理分布等综合信息,都将悉数收录在普查成果中,并通过普查和监测系统、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发布。
在逐步摸清地理市情家底的同时,上海测绘部门已将形成的普查成果动态及时地应用于全市相关重点工作中。目前,普查过程中获取的综合信息已应用于上海正在开展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正在考虑如何推进普查和监测成果在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等工作中的应用。在以往工作中,上海测绘部门还利用数字地表模型和航空影像变化检测等技术,对上海用地分类现状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技术用于上海存量土地专项调查、违法用地和闲置土地专项治理、大范围土地绩效评估、建成区建设强度测算等工作中。下一步将根据政府决策、部门管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制一些专题成果,以点带面,形成更多的应用范例。
目前,上海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正有序推进。上海测绘部门将抓紧开展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系统谋划,通过加强技术研究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推进成果应用和信息共享,为政府的管理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地理国情信息保障,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