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连接 >

人民网: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外业工作已基本完成


信息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5-01-04    浏览次数:   字号:[ ]

 

记者从今日召开的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上获悉,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外业工作(即现场测绘及数据现场核实等工作)已基本完成,2015年将进入冲刺阶段,并于明年底全面收官。
据悉,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共投入普查人员4万余人,目前工作已完成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生产、内业遥感解译及工作底图制作全部任务。外业调绘核查约910万平方千米,内业编辑整理约860万平方千米,已完成普查数据生产任务的92%。已完成4次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并通报督促整改,数据库建设和统计分析工作准备就绪。此外,已形成重点湖泊监测、秸秆禁烧实时监测等成果,公开发布了植被覆盖变化、矿山环境地面沉降等监测成果。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质量关乎普查工作的成败,该局将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特别避免因部门或地方利益等原因导致出现的非技术因素的质量问题,切实把普查做成“铁的工程”,确保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同时,还将继续“边普查边应用”,促进普查成果的及时转化和广泛利用,为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保障,为经济、农业、人口、国土、水利等方面的普查调查工作提供支持。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自2013年1月开始,至2015年12月结束。其目标主要包括:查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查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开展地理国情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包括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的综合统计分析,以及将地理信息与经济社会数据进行整合,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空间化、综合性统计分析评价;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形成一系列地理国情普查图集和普查报告;形成系统、规范的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和标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机制。(赵竹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