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日期:2018-11-05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随着我省的地理国情数据库、卫星导航基准站网、数字城市平台等一系列地理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建成,智慧时空应用正走入现实。11月2日,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测绘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开启测绘新时代,服务河南新发展”交流会上,参会专家描绘出智慧时空应用走入现实的图景。
基准站网密度最大,提供精准导航
“打开手机导航,手机首先就会找基准,因此基准站网很重要。”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副院长张留民在交流会上介绍了我省卫星导航基准站网建设情况。他说,全省二百余个卫星导航基准站已经基本建成并联网,每个县平均至少有1至2个基准站,这样就能实现高精度定位。“路上的小黄车定位也就不会出现漂移了。”
据介绍,河南省的基准站网是国内数量最多密度最大,采用全省各市县国土部门共同参与,合作共建完成的一项重大时空基准设施,必将对未来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运行维护好基准站网,我省基准站采用省、市(县)、基站三级运维管理体制。下一步,河南省CORS中心将对基准站进行运行观测,并邀请专家团队对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待验收发布后,河南省新一代高精度时空基准也将变为现实。
地理信息不断丰富,激活应用平台
作为河南省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以自身科研经历,回顾了测绘科技发展。“由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服务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王家耀说,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不断演进,从管理型,到分析型,再到决策支持型,进化出智能地理信息系统。
他举例说,实现无人自动驾驶,需要高精度导航和高精度电子地图,行驶过程中,定位和制图同步。使用人工智能,要让时空大数据教会计算机怎么去做,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结果更好,耐心更强。
我省历时3年,投入省财政资金1.74亿元,组织全省19家资质单位的1300名技术人员,去年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任务,获取了近800万个图斑构成的多要素、全覆盖的地理国情数据,建成了河南首个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及管理系统。今年10月31日,我国首部省级地理国情蓝皮书《河南省地理国情蓝皮书》通过了由王家耀院士领衔的专家评价,为各级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
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部分县(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开发了多个应用系统,涉及国土、城建、农业、规划、公安、交通、卫生、旅游等20多个领域。
“我省18个省辖市都进行了数字城市建设,目前真正高质量应用起来的不多。”河南省遥感测绘院院长武永斌在交流会上认为,随着各地不断把各类数据汇集到云平台,一旦激活并利用好这些宝库,推动向智慧城市升级,就会发现在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环境、减灾等领域和城乡区域规划管理以及重大工程建设中能够实实在在解决许多问题。(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 【河南日报】让生态文明之光闪耀中原大地 ——习近平...
25-05-23 |
• 【学习强国、大河网、河南日报、河南发布】北斗河南加...
25-04-10 |
• 【河南日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召开2025年全...
25-02-09 |
• 【河南日报】我省加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实景三维河...
25-02-10 |
• 【河南日报】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头条丨浩瀚太空河南星...
24-10-08 |
• 【河南日报】河南测绘为啥强(记者观察)...
24-08-29 |
• 【河南日报】“河南一号”卫星成果推介会在郑州举办...
23-08-31 |
• 【河南日报】河南:夯实“数字底座” 搭建国土空间规...
23-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