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日期:2021-05-04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1年04月30日 第797期
本报记者 刘立新
通讯员 行海燕 张明灏
“喂,你好!我们的案件侦破急需卫星影像支持……”近日,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值班室接到了信阳市公安局上天梯分局警官打来的求助电话。该局在近期侦办的一起重大案件中,急需该市某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作为案件的证据。
接到电话后,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紧急部署,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展开工作。技术人员首先查询了目标区域的影像覆盖情况,提取了亚米级的高清卫星影像数据,并查询指定时间段内的覆盖频次,对每一次卫星覆盖的时间点进行记录,共整理出5期亚米级分辨率、3期两米级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基本涵盖了案件时间段内所需的全部地理信息。随后,技术人员又对数据进行了脱密技术处理。两个小时后,案件所需的地理信息数据就成功提交到了上天梯分局。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这么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数据。”接到数据的上天梯分局警官对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的工作称赞不已。
利用卫星影像数据服务公安机关案件侦办,是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服务执法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牵头建设了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持续推动卫星遥感技术与执法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对执法办案的辅助作用,解决了10多起历史案件执法排查难、调查难、取证难的实际问题,为精准执法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与技术支持。
2020年6月15日,宝丰县公安局在办理一起非法采沙案件时遇到一个难题:辖区某采沙场在当地政府部门2018年开展打击非法挖沙取土、盗采沙资源专项治理工作之后,继续非法开采。案发后,沙场负责人提出现有堆积遗留物是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之前开采的,不属于非法开采。由于案发时间相隔较远,现场证据收集难度大,案件侦查工作陷入僵局。
经多方咨询,宝丰县公安局了解到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有全省多年来的卫星影像,便委托该中心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该沙场开采堆积遗留物的体积测量,作为沙场非法采沙的重要证据。接到委托后,该中心与宝丰县公安局办案民警对接,根据对方的需求,利用2018年10月1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确认该沙场遗留物位置与大致范围,采用2018年11月09日资源三号立体卫星遥感影像确认详细位置,在三维立体采集软件内测量现场遗留物范围、高程等地理信息数据,并制作出该区域数字表面模型,通过地理信息分析软件计算该范围内遗留物的面积、体积等信息,以科学的技术手段,及时为案件办理提供重要证据依据。
2020年以来,该中心按照省自然资源厅部署,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和自然资源数据成果,开展大数据分析比对,为违建清查整治工作提供了完整的遥感影像服务。在工作前期,通过影像提取疑似违建图斑,再由省自然资源厅下发至各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核实。在督导核实阶段,用最新的影像可以精准复核整改效果,监测拆除进程。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建立了信息平台和大屏展示系统,实时更新数据,跟进整改进度。利用遥感影像,在2万平方千米保护区范围内,提取疑似违建别墅图斑3000多个,实地排查出的违建中有60%以上是在提取的疑似图斑内,为“早发现、早制止”有效抑制新增问题发生和后期执法提供了可靠依据,并大大减少了一线执法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核查进展的速度和精度。
“我们利用遥感影像,减少了执法中人力物力的投入,为更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支撑各行各业需求提供了技术保障。”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主任余海坤说。
• 【中国自然资源报】关注河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多领...
25-05-14 |
• 【中国自然资源报】奏响乡村振兴幸福乐章——河南省测...
25-04-14 |
• 【中国自然资源报】关注我省地图创意工作...
25-02-28 |
• 【中国自然资源报】选地更智能——河南省地图院“土地...
24-08-13 |
• 【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省开展测量标志普查,维护国家...
24-08-29 |
• 【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省鹤壁市扎实推进测量标志保护...
24-08-07 |
• 【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启动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
24-03-29 |
• 【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省遥感院获评省应急救援先进单...
24-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