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日期:2023-08-31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张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为了更好地规范领导责任、建设生态文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为守护地方绿水青山的一大利器。
近年来,河南省测绘院充分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审计内容、方法和步骤,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协助省审计厅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专项审计等多项任务,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了测绘力量。
探索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巧路子”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标志着这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正式建立。2018年,该项制度由试点进入到全面推开阶段。同年9月,河南省测绘院的技术人员跟随省审计厅一同前往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五山四岭一分川”的三门峡市开始实践探索。
当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还是个新鲜事物,审什么、怎么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根据《规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管用和项目建设运行情况等。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河南测绘人借鉴外省经验,学习国家审计要点,明确审计内容、方法和步骤,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巧路子。
首先,收集领导干部任职前后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影像以及土地、矿山、森林等专题数据;其次,统一收集数据的格式和坐标系统,在审计过程中将测绘部门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等相关数据成果,与土地、矿产、森林、水利等专题数据相结合,运用GIS技术整合数据,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印证;再次,参考目标时间段的遥感影像发现疑点、圈定问题;最后,以GNSS技术现场核准取证、确认问题。
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岸边湿地间,机械围栏、巡护步道、建设的鸟类隐蔽地时隐时现。工作人员沿着蜿蜒的水道,仔细查找核对问题图斑所在地,是否出现违法采砂、违规采矿、违法建设、非法捕捞水产品等情况。这里的疑问图斑分布较为杂乱,部分在山区,工作人员跋山涉水,取得了详细的证据材料。
翻山越岭打出核查“组合拳”
在三门峡审计期间,工作人员先后爬过小秦岭、崤山、伏牛山、熊耳山等崇山峻岭。在矿产资源领域开采现场,多次对部分问题矿山企业、无证开采地域、毁林区域进行了现场勘察,将所涉及矿山企业违法越界开采范围、超深开采程度、违法毁林范围、无证开采范围的坐标及开采深度在历史地图上分析标注,实地核实勘测取证,计算违法开采量、毁林面积,明确责任界定。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拿着卷尺、测距轮、RTK等进行测量工作,通过与施工图纸进行对比,仔细测量挡土墙的高度宽度,水渠的深度、径宽,核实建设方所报工程量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随后又沿着崎岖的山路,查看山坡绿化情况,核实新栽种苗木的数量、胸径、高度以及成活率。通过现场认真细致逐项勘察核实疑问图斑,重点关注苗木的保存率、补植率、成活率等情况,确认生态环境修复效果如何,生态屏障功能是否提升。
卢氏县和陕西商南县交界之处,有一片人迹罕至、生态系统完整的原始森林,这就是卢氏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鲵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大鲵栖息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加上其迁徙能力较差,栖息地若遭到破坏,极易威胁种群生存。为了保护这种珍稀动物的生态环境,技术人员尽职尽责地核查了每一处需要检查的地方。因为保护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一行人常常需要翻山越岭,伴随着出没的虫兽,在密林深处徒步几十公里。
在马屹塔、小凹崖、张家坡根、太子沟等地方,工作人员为了实地勘察林地疑问图斑,翻过一道道深沟、一座座山梁开展取证,终于掌握了大量证据。又通过座谈、查阅资料,重点了解了森林抚育、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项目情况。
工作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核实耕地数据分析疑点,通过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矢量数据,加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了解撂荒地整治、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及耕地质量提升等情况,与村镇干部、种植大户、一般农户认真交谈,确保审计项目扎实高效展开。
通过“收集数据、统一坐标、叠加对比分析、互相印证、图上查疑、现场核实取证”一套组合拳,审计组掌握了大量客观证据,成功锁定案件线索。
练就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真功夫”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河南省实施了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旨在精准揭示问题,深刻剖析症结,提出高质量建议。
2022年9月,省测绘院的工作人员来到洛阳市,配合河南省审计厅完成洛阳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连续几年的审计工作,已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运用测绘地理信息、无人机等技术强化资源环境数据的可视化与模型化,借助卫星遥感影像,形成高分辨率的林地、耕地、矿山、河流、湖泊、湿地等区域范围,结合北斗导航定位和遥感,进一步对变化区域进行判定,从而确定问题图斑。
工作人员驱车沿着黄河支流前往可疑图斑处。到达目的地后,迅速开展现场取证,运用GNSS和卫星遥感技术,确定了违法图斑的区域和面积,又通过现场咨询,很快掌握了大量证据。为了提质增效,审计组引入大数据技术,借助北斗导航定位、遥感、ArcGIS等技术科学分析突出问题,深入剖析风险隐患。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其中,黄河流域部分干支流地区围垦侵占河道妨碍行洪安全问题,被纳入主题教育整改整治事项,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8月30日第1367期第三版
#小程序://阅报阅自然/TjKiTCR8BJniX6k
• 【中国自然资源报】关注河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多领...
25-05-14 |
• 【中国自然资源报】奏响乡村振兴幸福乐章——河南省测...
25-04-14 |
• 【中国自然资源报】关注我省地图创意工作...
25-02-28 |
• 【中国自然资源报】选地更智能——河南省地图院“土地...
24-08-13 |
• 【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省开展测量标志普查,维护国家...
24-08-29 |
• 【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省鹤壁市扎实推进测量标志保护...
24-08-07 |
• 【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启动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
24-03-29 |
• 【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南省遥感院获评省应急救援先进单...
24-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