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连接 >

中国广播网: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在轨测试顺利进行


信息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日期:2012-02-20    浏览次数:   字号:[ ]


  中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记者张庶卓)记者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了解到,资源三号测绘卫星自1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截至2月17日14:00,已在轨运行39天,绕地球595圈,按拍摄计划成像131轨影像,接收到的原始影像数据量已达22TB,影像覆盖全球约1500万平方公里,其中覆盖我国约500万平方公里,有效数据超过20%。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2月9日起在河北省安平地区展开在轨几何检校工作以来,进展顺利,检校工作预计于2月18日结束。

 

  经过多方实地考察求证、多次反复比较论证,综合考虑卫星过境时间、成像区域的地形地貌、交通、植被、天气等因素,此次在轨几何检校工作将在河北安平地区进行。河北安平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气象条件良好,地理位置大致为:北纬38.2度,东经115.13度。

 

  记者在安平地区看到,试验人员在长50公里、宽10公里的范围内按一定距离间隔布设33个、总面积约48000平方米的人工靶标,并完成对靶标的高精度几何和辐射测量。根据轨道预报,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将于2月18日完成对该地区的拍摄。

 

  据测绘地理信息专家解释,卫星在轨几何检校即在卫星在轨运行期间进行与卫星几何精度有关的检查和校正,通过在轨几何检校,对卫星有效载荷的各项技术参数,包括卫星几何定位精度、相机畸变、轨道姿态、测量精度等进行检查,同时通过对影响测图精度和其它行业应用的各项在轨卫星指标进行系统综合性分析,找出产生几何偏差的原因,获取偏差定量结果,根据检校结果对严格成像模型等地面处理模型进行修正,对影像的几何质量进行校正,确保资源三号测绘卫星达到业务化立体测图生产的卫星工程目标。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通过在轨测试后,将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球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主要应用于我国1:5万测图以及1:2.5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图更新,并将为目前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数字中国、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三大平台建设提供自主高分辨率影像产品,同时也可以为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服务。

 

  另据介绍,此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在河北省无极县境内东西15公里、南北5公里范围内组织完成用于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几何检校前期验证试验,涉及5个乡镇和15个村庄。试验作业完成了野外踏勘与选点、测量放样、底网与靶标铺设、点位精确测量、靶标撤收入库等一系列作业流程,获取了高精度高质量的作业区域影像成果,高标准地完成了预期作业目标,为资源三号几何检校外业的规范化、业务化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实现了“零的突破”,对于我国提高自主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保障能力,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是所有国产在轨遥感卫星中性能要求最高、制造工艺最复杂的航天卫星,它是我国高端制造技术的集中展示舞台,是一个国家航天科技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共搭载四台相机,一台2.1米分辨率的全色相机,两台3.5米分辨率全色相机按照正视、前视、后视方式排列进行立体成像,还有一台5.8米分辨率的多光谱相机,包括蓝、绿、红和近红外四个波段。四台相机犹如在几百公里外的太空装了四个“千里眼”,对地球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高精度立体观测和彩色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