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 分析报告 >

2013年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分析


信息来源: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发布日期:2014-03-21    浏览次数:   字号:[ ]

 

2013年,我局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正确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使测绘服务总值快速增长,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测绘服务总值创历史新高

2013年我局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18344.49万元,已接近2亿元。比上年增加3884.36万元增幅达到26.9%,其中测绘生产单位服务总值15389.95万元,比上年增加3882.34万元同比增长33.7%。从局属各单位完成测绘服务总值来看,局属生产单位三院一中心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总值主要创收者,测绘遥感院服务总值达到6042.76万元,同比增长60%,创历史新高;其次是测绘工程院服务总值同比增长30%。

2013年,国土部门启动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项目和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给测绘单位带来了较多的测绘项目,直接影响测绘服务总值的增加。我局直属生产单位均承揽了部分县区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类项目以及数据库建设任务、数字城市建设和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随着测绘服务领域的扩大,加大了各项费用的支出,使测绘服务总值再创新高。尤其是遥感院、省测绘工程院承揽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南阳市的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专项工作“控制测量”工作项目,面积为42092平方公里,共完成D、E级GPS控制点于5120个,项目合同金额为1010万元。该项目的顺利完成为全省的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奠定了控制基础,为各县区国土资源局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服务保障。

二、从业人员和专业人才稳中有升

(一) 从业人员平稳发展

我局2013年从业人员数量总体有所增加,年末714人,比上年增加25人,同比增长3.6%。新增和调入的从业人员为74人,其中录用毕业生45人;减少49人,其中退休18人,调出19人,终止、解除合同10人。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从业人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录用毕业生较多。

(二)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提高

2013年,我局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为58950元。比去年增加5946元,同比增长11.2 %。除正常工资晋升外,主要是补发2013年度精神文明奖。

(三) 专业技术人员高学历人员逐年提升

我局2013年末专业技术人员总数489,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为21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5%,比上一年增加20人,同比提升了10%。充分体现了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3年末省部级专家1人,比去年减少1人。

(四) 离退休人员数量和费用情况及同比增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我局2013年离退休人员数量为352人,和去年基本持平。

我局离退休人员费用情况与往年相比有所提高,2013年末离退休人员费用总数为1313.94万元, 2012年末为1174.46万元,增加139.48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补发2013年度精神文明奖。

三、固定资产和主要设备保持平稳增长

固定资产总额为11305.88万元,同比2012年增加1156.02万元,同比增长11.4%。由于局直属各单位,尤其是测绘生产单位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和设备更新力度。增加投入部分只有五分之一来源于财政拨款,主要部分是局直属单位三院一中心四个生产单位自筹资金购置生产和办公设备。新购置仪器设备占总设备的24%。2013年主要购置了图形编辑工作站,低空无人驾驶摄影飞机,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更新了台式和便携式计算机、全站仪、GPS接收机、手持测距仪等,更新率达到50%。

截止到2013年末,已购置4架低空无人驾驶摄影飞机,完成了南阳水库区域航空影像项目——鸭河口水库(约150平方公里)的航飞及DOM制作。

四、测绘成果提供服务领域拓宽

2013年,围绕河南“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测绘成果提供服务进一步拓宽。我局积极为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地理国情普查、国土动态监测等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保障支持,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构筑公共应急保障体系,提高政府管理与决策水平等提供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一)涉密成果提供使用审批情况

2013年涉密成果提供使用受理258次,审批182次,2012年受理394次,审批221次。从数据增减情况可以看出,各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直接申领测绘成果受到了影响。

(二)各类测绘成果提供数量情况

2013年,我局提供成果服务182次,减少39次;提供纸质地形图1039张,减少159张;提供成果点共2503个;提供4D成果18089幅、数据量578907MB,比去年分别增加4591幅、400510 MB。提供航摄像片5299片,航摄数据26658片,数据量3747166MB,航片总覆盖面积约13.7万平方公里;卫星遥感影像920景,数据量2259396MB覆盖面积36.4万平方公里。有力支持了我省“三大战略”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质纸测绘成果提供数量比上一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减少,但4D成果比去年明显增加,增幅达到34%、数据量增幅达到225%。

(三)各类测绘成果按成果领用单位、成果应用领域和成果使用方式提供数量情况分析

1、各类测绘成果按成果领用单位提供数量事业单位大幅减少(见下表)。

各类测绘成果按成果领用单位提供数量情况


单位性质

2012

2013

同比数量变化

同比增长率

党政机关

65

80

15

23.08%

事业单位

349

237

-112

-32.09%

企业

774

722

-52

-6.72%


2、成果应用领域提供数量均有一定幅度减少,但2013年成果应用领域测绘地理信息同比去年大幅增加,增长341.67%。

(四)为政府和事业部门服务

为卫辉市唐庄镇人民政府提供1:1万地形图10幅,用于唐庄镇核心区规划研究及城市设计;为平舆县人民政府提供1:5万地形图2幅,用于九天航空学校机场建设规划;为安阳县善应镇人民政府提供1:1万地形图数据4幅,用于善应镇祥和小镇城镇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

在2013主要为以下重大项目提供了测绘成果分发保障服务。

1、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丘市中心城市组团规划

2、漯河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鹤壁新区总体规划项目

4、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扩大试点工作

5、河南省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6、郑(州)万(州)客运专线高速铁路规划

7、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规划

8、新乡市唐庄镇核心区规划研究及城市设计

9、河南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项目

10、河南中原高速郑州至新郑机场高速公路工程

11、周口通用机场及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12、河南省矿区储量核实项目

13、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省级专项工作

14、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15、2011年度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

16、济源至洛阳城际铁路设计

(五)应急服务保障及时到位

1、为河南省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应急分发服务

2013年除夕,我局紧急为河南省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了所需的测绘成果,保障了河南省重点工程郑州至新郑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由河南省政府督办的河南省重点工程郑州至新郑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正进入紧张的设计规划中,设计道路由原来的四车道改为八车道,前期设计和路线规划急需测绘成果点做控制,我局及时提供测绘成果点。

2、为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提供测绘成果服务

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我局积极投入郑州航空港规划、建设服务当中,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前期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应急提供各种测绘保障服务。自2011年航空港设计至该项目批复,为该项目建设及交通、规划等相关项目提供各类测绘成果十余次,各类地形图177幅,控制点成果若干。

3、为国家铁路建设项目郑万铁路客运专线平顶山段设计改线紧急提供测绘成果

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府与郑州铁路局紧急磋商国家重点项目郑(州)万(州)客运专线平顶山段的道路改线设计,急需1:1万地形图。我局按应急提供方案优先为其提供测绘成果,共为用户提供1:1万地形图数据29幅,满足了国家铁路建设设计的需求。

五、测绘行业稳步发展

(一)各级财政基础测绘经费投入大幅提高

河南省17个省辖市设置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159个县中114个县设立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9个省辖市和7县级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已挂牌。各级基础测绘经费投入加大,共18955.68万元,比去年增加5015.68万元,同比增长36%。

(二)测绘资质单位数量小幅持续增长

2013年末,全省测绘资质单位总数788家,比上年末增加44家,增长5.2%。

2013年,随着各级政府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测绘市场也不断开放,单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吸引了更多单位进入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测绘资质单位数量持续增长。

1、各等级资质单位所占比例基本平稳

2013年末,全省测绘资质单位788家中甲级26家,乙级155家,丙级253家,丁级354家。同比2012年测绘各等级单位数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20%,,32%,45%。去年基本持平,但乙级比去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丁级比去年减少了2个百分点,资质单位自身规模在不断扩大。 

2、资质单位中企业单位数所占比重仍保持最高

2013年,测绘资质企业单位数量占资质单位总数的76.1%比去年所占比例又提高1个百分点。

3、测绘资质单位分布情况

资质单位分布在各系统,41%都是私营企业,集中在工程测量、房产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而非私营企业和合资合作企业集中隶属于城乡建设和规划、国土资源系统的测绘资质单位数分别为178家、136家,各占测绘单位总数的24%和18%。 

(二)测绘队伍不断壮大

2013年测绘从业人员18275人,比去年增加1275人,同比增长7.5%。私营企业测绘从业人员总数6112人,占总人数的33.4%,同比增长24.6%。私营企业中测绘专业技术人员419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85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158人。同比去年分别增长32%,16%,30%。总体来看,2013年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增加了1364人,主要是私营企业单位数同比2012年增长了25%,使从业人数增加了1348人。专业技术人才同比去年都有大幅提高,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测绘队伍技术力量不断提升。

(三)测绘资质单位完成测绘服务总值已突破20亿元

2013年全省测绘单位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206718.26万元,比上年增加29241.81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6.48%,人均完成测绘服务总值11.72万元。其中私营企业完成62801.52万元,占测绘服务总值的30.38%,同比2012年增长34.88%。

1、从单位类型分析服务总值

私营企业完成服务总值62801.52万元,隶属于城乡建设与规划、国土资源系统完成测绘服务总值超过3个亿,隶属于测绘、水利水电系统服务总值超过1 亿元。私营企业中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类完成服务总值比去年增加2250.66万元,增幅达到27.45%,但人均完成服务总值大幅下降,同比去年减少3.44万元,减幅达到20.06%,说明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人员队伍壮大。

2、各等级测绘单位完成测绘服务总值呈增长态势

甲级资质单位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为74131.96万元;全省乙级测绘资质单位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为72866.13万元;全省丙级资质单位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为37219.11万元;全省丁级资质单位共完成测绘服务总值为22501.0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8.59%、24.19%、19.57%、15.94%。

服务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资质单位数量增加;二是国土部门全面启动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项目拓展了测绘市场;三是国家对安居、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的投资力度加大,促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四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全面启动。五是2013年我省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建设,带动我省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地理信息市场不断扩大。

六、2013年参与国家或区域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情况

重大工程名称

重大工程类型

测绘成果

国家重大工程

地方重大工程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及省级专项工作“控制测量”工作项目

 

1、1:500全野外数字线划图测量及建库;1:2000数字线划图缩编及建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2、D、E控制测量4902个点

郑州至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测量

 

4D产品26公里

数字乡镇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

 

多种比例尺地形图、平台及应用系统开发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

 

多种比例尺地形图、三维建模、平台及应用系统开发

平顶山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项目

 

小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面积约为7882 km2

市城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修测及建库面积约361.95km2

七、依法行政,市场监管取得实效。

一是我省行政执法与保密、质量检查统一组织、统一安排、统一集中行动。过去要用多个检查组历时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次由于联合省保密局,由三位局领导带队,准备充分,任务紧凑,质量要求严格,仅用26天就对18个省辖市的测绘主管部门及127家资质单位进行了抽查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处理,受到基层好评。还与省国家保密局开展了全省地勘行业涉密测绘成果和地质资料使用与管理专项检查,消除了隐患,确保了测绘成果的安全。二是重拳出击开展专项检查。联合查获了河南太古可口可乐销售商违法获取涉密测绘成果的重大案件。该案已于2013年6月结案。三是加强了对地图网站和涉密成果的监管。对筛选出的821家网站进行了甄别工作,对其中存在问题的5家网站组织了整改。并与省保密局联合,对47家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单位进行了跟踪抽查;在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前,信阳、平顶山、洛阳、郑州、三门峡、漯河、新乡等市联合工商、公安、文化、保密、出版等部门,对火车站、工艺品商店、书店、学校、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点等各类公共场所进行了地图市场检查,查出旅游单位以巨幅玻璃广告牌张贴漏绘中国海域的政治性问题地图、“三无”地图等案件。部分市还集中开展了测绘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成果质量监督检查。三门峡市实现了对测绘项目招投标的参与管理。省局还集中力量对全省48家资质队伍的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查检查; 8月29日测绘法宣传日当天,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储亚平在河南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全省各地也与通信部门合作,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了公益短信5000余万条。设立宣传咨询台234个,悬挂横幅600多条,摆放宣传展板1000多块,发放测绘地理信息法律宣传单60000多份,解答群众问题上百个。信阳市联合市教育局,集中两个月时间在全市1700所中小学中开展了以《地图的见证》为内容的国家版图意识主题教育课活动,有效提高了中小学生国家版图意识。

八、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到位。

2013年经群众举报有3起测量标志要被破坏,通过及时做工作,宣传测量标志的重要作用和保护意义,都圆满得到解决和维护。有5起测量标志保管员上访索要保管费事件。

近年测量标志保管员上访索要保管费的事件逐年增加,应引起重视。应采取多种形式,在城乡各地,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深入宣传测量标志的重要作用和保护意义,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测量标志的自觉性,营造出“保护测量标志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九、三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一) 数字城市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随着数字商丘获得国家局立项批准,我省17个省辖市实现了项目建设全覆盖。二是2013年我省先后有驻马店、周口、三门峡、信阳和安阳等5个市启动建设数字城市,使全省在建数字城市达15个,验收城市已达4个。数字县域启动已有16个县,同时全省6个数字县域通过验收。智慧郑州试点已获国家局批准。数字乡镇建设有50个,其中平顶山最多,达25个;濮阳市范县12个乡镇全部启动数字乡镇建设。

(二) 地理国情普查开局良好

一是反应迅速,行动快捷。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文件下发和国务院视频会议后,省局迅速组织传达贯彻和抓紧工作部署。并多次向省政府进行汇报,组织制定工作方案,为及早全面启动普查做了有效准备。二是积极主动,加强协调,普查工作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牵扯多个部门和领域,组织协调工作量很大。我们征得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先后与确定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26个厅、局、委进行联系协调,酝酿并提出了由主管副省长牵头的普查领导小组建议名单和相应办事机构,明确了26家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同时编制完成了我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经多次论证、修改与咨询后,由谢伏瞻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落实了项目经费总预算和启动资金1000万元。我省还及早组织开展了普查技术与质检人员的专题培训和考试,并实行持证上岗。局属基础测绘单位成功开展了试点市县普查作业。目前,整个普查工作已做到了领导机构、工作方案、人员培训、生产试点与项目经费“五到位”。三是立足实际,注重创新。根据河南实际,我们开展了万分之一更新与地理国情普查协同作业,并与仪器公司联合研制了外业电子手簿。按照“边普查,边应用”的原则,在先行普查的基础上,对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域3市6县生态环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扩张、郑州市控规区撤村并城改造等6个项目进行监测,作为普查成果应用重点。使普查工作与监测应用实现有机结合。在许昌、济源、开封、濮阳四个试点市国土资源等部门积极配合下,完成了相关区域内业数据采集、解析及外业核查一系列工作。

(三)天地图为测绘保障服务

天地图河南于2012年8月接入国家天地图主节点,平顶山、济源、郑州等市级节点也已接入国家主节点。天地图河南矢量数据基本覆盖全省,近一年来,对天地图数据进行了两次更新,矢量数据全省进行了更新,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覆盖了全省的50%。并且“天地图·河南”在原有的三个典型应用示范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宏观经济和水源地区划图两个典型应用。

十、基础测绘进展顺利

2013年,省级对基础测绘投入达到9890.78万元。目前,省级已完成机载莱达扫描与数据处理2.7万平方公里、周口、鹤壁、濮阳等市万分之一快速更新,并开始了全省万分之一数据库整合与升级工作。在周口、洛阳、平顶山、信阳等市县测绘主管部门大力配合支持下,基本完成了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站网河南6个基站的选址建设。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1:1万地形图、DLG、DEM、DRG、DOM覆盖面积均为167000.00平方千米,覆盖率100%。2013年1:1万地形图和DLG均更新了21500.00平方千米,862幅;DOM更新了61900.00平方千米,2479幅。

十一、积极推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为地理信息产业搭建平台,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地理信息导航产业园项目占地457亩,总投资约3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产业功能区、产业公共服务区和综合服务区三个功能区。产业功能区包括产业测绘高新技术装备研发与生产中心、中西部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云计算地理信息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区包括“天地图·河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中心、河南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管理中心、小微企业孵化中心等;综合服务区包括文体活动中心等。地理信息产业园不仅可以整合全省地理信息产业资源,繁荣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而且为地理信息产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找到自己的美好家园。随着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成长性最好、产业链最长、拉动效应最强的朝阳产业,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该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我省地理信息和导航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创新基地和企业孵化基地,成为我省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应用中心、遥感数据处理技术中心、地理信息装备制造和软件研发中心和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推动我省地理信息产业成为创新能力强、产业配套完备、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今年通过“数字城市”、“天地图·河南”及卫星连续运行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与示范,大力拓展地理信息服务空间。一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不仅有软硬件和基准等四大体系作支撑,也有北斗导航、资源卫星、物联网等新技术作后盾,应用前景很广泛。作为新兴的战略、朝阳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的服务面广、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少、无环境污染,产业的附加值比较高,综合效率好,有极具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二是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积蓄、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把地理信息产业单位、学院和科研院所三方相结合,不仅可以搞好人才培训,而且可以把科研成果与实践相结合,转化为生产力和生产效益,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抓好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仅可以避免地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投入浪费,也可以促进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方向:一是要完善政策引导。二是理顺工作机制。三是要加强公民服务。四是推进技术创新。五是注重人才培养。六是着力龙头带动。

 

 

分享到: